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前前后后 >> 巨浪 >> 第643章 双管齐下 第一要素

第643章 双管齐下 第一要素 2/2

在建造期间,“蒙大拿”级战列舰又进行了多次小范围修改。

第一批的八艘中,首舰与五号舰(“堪萨斯”号)都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对司令舰桥,以及其他设施进行了修改,增添了大量通信与指挥设施,从而具备了舰队指挥能力。按照计划,第二批的首艘(“犹他”号,BB97)也将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进行建造。因此,这三艘战舰的排水量比其他九艘姊妹舰多出了一千多吨,且舰桥显得更加高大,架设在外面的通信天线也多得多。

在设计的时候,“蒙大拿”级战列舰就非常重视水平防护。

后来,根据太平洋战争的经验,美国海军再次要求提高战舰的水平防护能力。随着帝国海军的复合穿甲弹问世,远程打击能力迅速提高,美国海军不得不再一次要求在“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关键部位增添强化装甲。结果,“蒙大拿”级战列舰的装甲用量比设计时增加了大概百分之十八,排水量也猛增到了六万吨以上。如果采用原先选定的动力设备,“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最大速度将降低到可怜的二十八节,甚至有可能降低到二十七节。显然,这一速度远远无法满足战术需要。最终,美国海军为“蒙大拿”级战列舰更换了动力设备,使推进输出功率达到了二十一万轴马力,从而使其最高速度保持在了三十节。

这些大改动,导致“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进度严重滞后。

比起工艺上的麻烦,这些设计上的改动对施工建造造成的影响还不算很大。

在“蒙大拿”级战列舰正式开工建造的时候,美国海军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麻烦,那就是其使用的十六英寸主装甲板,以及炮塔正面的二十二点五英寸装甲板,炮座的二十一点三英寸装甲,司令塔的十八英寸装甲板的生产工艺过于复杂,不但生产困难,而且废品率太高,导致产量上不去。

这不是美国海军的问题,而是美国工业的问题。

战列舰所配备装甲板的厚度,以及质量直接由一个国家的重工业,特别是冶金工业的实力决定。

之前,美国海军从“北卡罗来纳”级到“南达科他”级,再到“衣阿华”级,其主装甲带的厚度只有三百毫米出头,就是因为美国的工厂只能生产这么厚的装甲板,直到“罗得岛”级战列舰,其主装甲板的厚度才提高到了三百五十六毫米。

虽然在设计“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时候,美国就想方设法的提高了工业技术,特别是装甲板的生产技术,为生产十六英寸主装甲板做好了准备,但是新建工厂的生产率肯定难以与以往的工厂相比,且新的工业生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如果不是装甲生产方面的问题,恐怕第一批八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在七十六年(44年)下半年就能建成。

由此可见,工业实力对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影响有多么的巨大。

在花费了巨大的力气之后,“蒙大拿”级战列舰终于建成,但是与“衣阿华”级战列舰一样,在服役的时候,“蒙大拿”级就已经落后了。当时,帝国海军的“海军元帅”级战列舰已经顺利服役,并且在为参加实战做最后的准备。

即便在“省”级乙型战列舰面前,“蒙大拿”级除了没有配备威力强大的复合穿甲弹,导致远程交战能力不如对手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没有太多的欠缺,甚至比“省”级乙型战列舰还要出色。可是,八艘刚刚服役的战列舰,在官兵素质方面肯定无法与八艘已经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了数个月,参加了数场海战的战列舰相提并论。

相对而言,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中,装备性能只能排在第二位,而派在第一位的肯定是官兵的素质。

无论在哪个时代,人都是战争的第一要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巨浪请大家收藏:(www.qqhh8.com)巨浪前前后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巨浪最新章节 - 巨浪全文阅读 - 巨浪txt下载 - 闪烁的全部小说 - 巨浪 前前后后

猜你喜欢: 神话版三国遮天奥运现场一首中国人爆火出圈道君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魔天记灵境行者儒道至圣纯情女上司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