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前前后后 >> 扬名 >> 第二十六章 王胡

第二十六章 王胡 2/2

或者即便经文是对的,就一定符合汉代社会吗?

社会在前进,经文也有时代局限性。

经学之争,说到底依然是政治之争。

若今日大汉独尊道家,那经学之争,必然就会成为道法之争。

因此对杨明而言,他只需知道郑学有成为国学之潜力,然后可以利用它整合政治资源即可。

更深入的研究,于他而言并无用处。

不过,即便浅尝辄止,也需学有所成,不然泛泛而谈,自然谁也不会信你。

并且兼采之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古、今文经之争自汉哀帝始也有近两百年,自然也有不少人尝试兼采,但无一成功。

这也让杨明越发好奇,郑玄是如何做到的。

在不其山求学的第八日,郑玄终于准备要在书院进行授课。

杨明也即将迎来他学习郑学的第一课。

此次授课是面向所有弟子。

与大儒而言,弟子均有入室弟子与普通弟子之分。

入室弟子不仅能时常得到与大儒私下交流、论经之机会。

例如古文经大儒、郑玄之师马融,只授课于入室弟子,然后再由入室弟子教授普通弟子。

郑玄昔日便是因此求学三年不得见马融一面。

也因此,郑玄授课,大多面向所有弟子。

他授课时往往大门敞开,其内弟子满座,门外窗外也都站满弟子,场景颇为壮观。

这一日,他从庐中出来,准备往书屋去。

时不时有弟子与他拱手行礼。

虽是初来求学,但当初田埂行师礼,他便成了郑玄的入室弟子。

孙乾此时也回了不其山,见到杨明后与他并肩而行。

一番交流,杨明得知孙乾此前是去东莱黄县救灾。

“如今东莱先起了疫,北海怕也难以幸免。”孙乾满是感慨。

东汉时尚无瘟疫一词,疫便是瘟疫。

因饿死的尸体无人处理,就如杨明初来北海时所见那般,便会起疫。

杨明闻言也是一阵唏嘘。

三国小冰河时期,这个前世他所研究过的内容。

它的伊始,还要追溯到王莽新政,那时气候开始转冷转干燥,暴雨开始集中,水灾、旱灾、雪灾、冰雹,接踵而至。

汉代以农耕为主,对频繁的天灾毫无抵抗之力,百姓无以为继,便接连爆发了赤眉、绿林起义。

到东汉建国,这样的气候仍未得到缓解,尤其是进入桓帝之后,情况比昔日王莽新政时更为恶劣。

他穿越那么多年,每年也是天灾不断。

天灾尚且如此,更别提有赵延之流的人祸,此时的百姓,最是困苦。

他们正说话间,前方忽然一阵吵闹。

两人循声走了过去。

人群之中,有一小孩正被一弟子拎着手。

周围弟子指指点点,他却一直低着头。

“何事喧哗?”孙乾开口问道。

孙乾也是入室弟子,且求学多年,颇有威望。

他这一开口,众人便安静下来,让出一条道来,马上也有弟子上前汇报。

原来是这小孩想从山口混入书院,被守在那里的弟子逮个正着。

“这黄口小儿屡教不改,每次夫子授课,他都来义舍混吃食。”弟子气愤道。

孙乾闻言教育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此为童子,与他吃食又如何?”

说完,他还不由叹了口气,当是又想到如今东莱之疫,不知有多少小孩像眼前童子一样。

书院自是无力救助更多人,但也不至于连一童子都不能救。

“他是胡人。”那弟子开口回道。

孙乾愣了一下,周围也是议论声再起。

“我并非来此混吃,我为求学而来!”就在这时,那小孩终于抬起头来,气鼓鼓地说道。

杨明看到此人时却愣了一下。

这不是那日张辽在巷子里救了的王胡?

喜欢扬名请大家收藏:(www.qqhh8.com)扬名前前后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扬名最新章节 - 扬名全文阅读 - 扬名txt下载 - 肉末大茄子的全部小说 - 扬名 前前后后

猜你喜欢: 神话版三国遮天奥运现场一首中国人爆火出圈道君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魔天记灵境行者儒道至圣纯情女上司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